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

經典桌上遊戲設計師系列翻譯--後記

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Nate Straight的文章,當初的目的是想要多看一些網路上其他玩家對"弗納達.施瓦提爾"(Vlaada Chvátil)的遊戲心得,碰巧就找到這一篇(其實原文是兩篇)。這系列文章莫約是在2013年年中搜尋到的,小編初看之下的感想是:非常困惑!沒錯~這是我對Nate文章的第一感,雖然說行文中的用字遣詞並不艱澀,但是組合起來總覺得猶如霧裡看花。因此,這篇翻譯系列一直到去年十月左右才下定決心動筆,中間確實是夾雜著仰慕之情與更多的不服輸精神~

剛開始翻譯的第一篇就遇到許多阻礙,首先是作品熟悉度的問題。這系列雖然說是著重於設計師風格,但是內容穿針引線、旁徵博引的引用了許多遊戲來佐證設計師風格,寫得是蠻精彩的,但若要進行翻譯就必須要更了解這些範例遊戲以求精確。因此,功夫就來啦!每遇到一個新遊戲就要開始做功課,除了BGG網站上的資料之外,還要歸功於網路上許多桌遊達人的中譯規則,讓小編在學習這些遊戲的內容時可以輕鬆許多。

小編本身的桌遊歷程中,開始注意遊戲作者是誰,大概是玩了有兩、三年之後。起因是玩了"現代藝術"(Modern Art)之後發覺這遊戲實在太妙了!後來又接觸了"兩河流域"(Tigris & Euphrates)才驚覺原來作者都是同一人:倪睿南大師!因此才開始注意每一套遊戲的設計師是誰(就是有種CAS標章都是優良冷凍肉品的感覺)。人的一生中可以有那一瞬間的光輝就已是難能可貴,沒想到居然有桌遊設計師可以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做出膾炙人口的好遊戲,這還真得是奇蹟中帶著些許神秘力量。這樣的感覺一直埋在小編的心中許多年,直到遇見這系列好文章才有機會重新檢視一番。

近幾年知名的設計師當然就是大家而熟能詳的三巨頭:"弗納達.施瓦提爾"(Vlaada Chvatil)、"烏.玫瑰山"(Uwe Rosenberg)與"史蒂芬.費爾德"(Stefan Feld),在本系列名單中卻獨漏了玫瑰山,甚為可惜~其中原因難以得知。弗納達的遊戲小編本身是買了蠻多款的,最一開始接觸的遊戲當然是"歷史巨輪"(Through the Ages),一接觸之後就喜歡的不得了,後來的幾套也維持一貫的品質與風格,即使是小品遊戲也強調時間的急迫性,像是:"妙筆神猜"(Pictomania)的"搶紅利卡",確實是如同Nate在文章中的描述。而玫瑰山與費爾德的遊戲則更是風格明顯,無需贅言。

每位桌遊玩家心中都住著一位獨一無二的設計大師,有人已經遇見了、但是也有人還沒;小編本人比較花心一點,非常仰慕但是卻又陌生的是"法蘭西斯.崔遜"(Francis Tresham)與"席德.薩克森"(Sid Jackson)這兩位BC的桌遊大師,"1830"跟"套利"(Acquire)肯定是接下來要嘗試的遊戲,希望在上個半年有機會可以達成目標。另外是今年年底若有機會去德國參加艾森展的話,也希望可以訂一套"文明"(Civilization)來玩看看,好像德國的亞馬遜還有貨的樣子...不過反正小編已經做好PNP的準備了~就算沒去成也要做一套來玩!

看著這些設計師回頭想想台灣的桌遊現況,雖然台灣的桌遊風潮已有漸漸興盛的趨勢(尤其是在大都市),不過還未到主流娛樂的選項之一,所以對於本土的桌遊設計師的培養確嫌營養不良。不過創意是無法教出來的、會玩桌遊也不見得會做出好遊戲,這更彰顯遊戲創作的難度是跨在感性創意與理性邏輯的兩端,如何拿捏就看個人功力。前些年也曾出現贏得"Gioco Inedito"大獎的"詹頂立"(Din-Li Tsan)先生,像這樣的奇葩居然可以出現在桌遊仍屬於小眾市場的小島上,真是難能可貴!但是近幾年沒有新作品(是因為重心轉移了嗎?),讓這股本土桌遊設計熱潮戛然而止甚為可惜。小編透過PTT的桌遊版知道台灣還有許多團隊在設計桌上遊戲,希望他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作出更令人驚豔的作品來為台灣的桌遊界帶來活水。

翻譯告一段落,感到輕鬆之餘也帶有些許惆悵,私心希望原作者Nate可以為大家帶來更多的介紹(底下訪客的留言大半也是如此)。總結這個翻譯系列共提到了13位桌遊界的設計泰斗與共計44套的範例遊戲,足以顯示原作者的豐富經驗與思考深度。這些遊戲當中泰半都是小編沒有接觸過的,因此翻譯起來也特別緩慢、又或許也帶有一些翻譯上的謬誤,如果有讀者發現的話,也請多多指教了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